1.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、模象直观和( )。
a.言语直观
b.形象直观
c.感知直观
d.表象直观
2.与新课程的开放性、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( )。
a.教学过程的预定性
b.教学设计预留空间
c.善于利用“突发事件”
d.培养学生多向思维、求异思维的习惯
3.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,其核心部分是( )。
a.课程内容
b.课程目标
c.课程结构
d.课程理念
4.关于“教材”表达适当的选项是( )。
a.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
b.教学用书
c.学生学习的课题和目的
d.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
5.在教育活动中,教师负责组织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,采用科学的方法,获得良好的发展。这句话是说( )。
a.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
b.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
c.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
d.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
答案及解析:
1.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,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、模象直观、言语直观。故本题选a。
2.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构建开放生成的课堂面对具有“生命”特点的教学系统,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策略有以下几个:(1)教学设计预留空间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,就应具有开放意识,对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过程、教学方法等设计都要预留空间,为课程生成打基础。(2)培养多向思维、求异思维的习惯。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开放思维、求疑思维的良好思维习惯,敢于突发奇想,敢于向传统与定势挑战。(3)善于利用“突发事件”。a选项,教学过程要预留空间,而非预定。故本题选a。
3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、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、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。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。故本题选b。
4.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品,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,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。因此,“教材”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信息媒介。故本题选d。
5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,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者、引导者、合作者的作用。题干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。故本题选c。
